第三十八章 百年屈辱史
【公元1644年,名將吳三桂向清朝投降,聯(lián)(lián)合清軍大敗李自成,多爾袞順勢(shì)率軍攻入京師。隨后,順治帝遷都北京城,清朝正式成為中央王朝。】
——“帶路黨不得好死!”
——“打清朝時(shí)(shí)投降,投降清朝時(shí)(shí)反叛,一生勵(lì)(lì)志做二五仔的人。”
——“真晦氣!清朝能不能直接跳過(guò)啊。”
——“為什么明朝熱度高,因?yàn)槿殼宄r托!”
——“作為距今最近的王朝,但凡它有骨氣一點(diǎn)(diǎn),都不至于被這么多人討厭。這還是清宮劇幫著洗白的結(jié)(jié)果,不然噴它的更多。”
——“比宋朝,和晉朝還讓人晦氣,那些以現(xiàn)(xiàn)在眼光看,能算得上內(nèi)(nèi)部矛盾,可帶清純純洋人走狗!”
……
清朝。
從皇太極開(kāi)始,到順治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,有一個(gè)(gè)算一個(gè)(gè),臉色都異常難看。
這是怎么了?
元朝同樣是非漢人建立的大一統(tǒng)(tǒng)王朝,也沒(méi)被后人這么嫌棄過(guò)啊。
他大清就這么招人恨?
肯定是后人有失偏頗!
他大清富有四海,天朝上國(guó),怎么可能是洋人走狗呢!
不可能,絕對(duì)不可能!
……
其他時(shí)(shí)空。
兩晉,兩宋的帝王們看到這一幕,全都幸災(zāi)(zāi)樂(lè)禍地笑了起來(lái),連帶著看天幕中那奇怪的發(fā)(fā)型都順眼了許多。
頗有種倒數(shù)(shù)第二,看倒數(shù)(shù)第一時(shí)(shí)的親切感。
看以后誰(shuí)再敢說(shuō)他們是最爛的王朝。
他們分明是第二/三爛的!(超大聲!)
……
【公元1645年,多爾袞頒布“剃發(fā)(fā)令”,大明衣冠自此斷絕。】
——“留頭不留發(fā)(fā),留發(fā)(fā)不留頭。”
——“這里就不得不提某個(gè)(gè)‘頭皮癢,水太涼’的老貨了。(狗頭)”
——“平時(shí)(shí)袖手談心性,臨危卻道“水太涼”!錢(qián)謙益那老東西連柳如是都不如!”
【此后,清朝歷經(jīng)(jīng)了康熙帝玄燁、雍正帝胤禛、乾隆帝弘歷的治理,使清朝國(guó)庫(kù)充實(shí)(shí),疆域空前遼闊,清朝進(jìn)(jìn)入全面繁榮時(shí)(shí)期,史稱“康乾盛世”。】
——“康熙康熙,吃糠喝稀。冷知識(shí):“康乾盛世”這個(gè)(gè)說(shuō)法,是康雍乾時(shí)(shí)代文人自夸的,但那時(shí)(shí)候大興‘文字獄’,所以你懂得。”
——“怎么不算盛世了,版圖看不見(jiàn)?3億人口看不見(jiàn)?歷朝歷代哪個(gè)(gè)能比的上?”
——“雍正:明明是三個(gè)(gè)人的電影~為啥把我跳過(guò)了。(捂臉)”
——“666,第一次見(jiàn)盛世是縱向比的,永元之隆,開(kāi)元盛世,永樂(lè)盛世,哪一個(gè)(gè)不是同時(shí)(shí)期最強(qiáng)(qiáng),才敢稱盛世,帶清呢?人家都研究小火車(chē)了,他還在那搞文字獄呢。”
——“一個(gè)(gè)東西好不好你就看有沒(méi)有人搶就行了,你看棒子,日苯,安南或其他周邊國(guó)家有認(rèn)(rèn)過(guò)滿清遺風(fēng)(fēng)?所以就別幫大清洗了。”
……
清朝。
乾隆一臉的不悅。
他等了半天,結(jié)(jié)果天幕一句話就把他爺孫三代的事全都概括了。
他皇爺爺和他皇阿瑪?shù)氖亂簿退懔耍遼僭敿?xì)說(shuō)說(shuō)他的豐功偉績(jī)啊。
他平定四方叛亂,征討準(zhǔn)(zhǔn)格爾,下令編纂《四庫(kù)全書(shū)》,他的詩(shī)詞歌賦更是能流傳千古的佳作。
這些成就,哪一項(xiàng)(xiàng)不值得大書(shū)特書(shū),怎么能就這樣被輕描淡寫(xiě)地忽略呢?
看出乾隆的不開(kāi)心。
早就在一旁候著的和珅和大人立馬送上馬屁:“陛下的豐功偉績(jī),即便是天幕連續(xù)(xù)講述三天三夜也難以盡述,想必是有意另選吉日,專門(mén)來(lái)歌頌陛下的偉業(yè)(yè)。”
乾隆微微瞇起雙眼,顯然對(duì)這番奉承之詞很受用。
被搶了位置的大內(nèi)(nèi)總管卻是嗤之以鼻,心里不停地蛐蛐。
你看看你那奴顏婢膝,阿諛?lè)畛械哪櫻睦鎘邪朦c(diǎn)(diǎn)官居尚書(shū)的風(fēng)(fēng)范。
連太監(jiān)(jiān)的活你都搶,你站那,我站哪啊。
要不這太監(jiān)(jiān)你來(lái)當(dāng)(dāng)算了,這還不是太監(jiān)(jiān)呢,比我這個(gè)(gè)太監(jiān)(jiān)還像太監(jiān)(jiān)。
后人的話怎么說(shuō)來(lái)著?
對(duì)!
簡(jiǎn)直就是先天太監(jiān)(jiān)圣體。
我呸!
死太監(jiān)(jiān)!真惡心!
……
【公元1820年,道光帝旻寧繼位,道光帝在位時(shí)(shí),鷹國(guó)完成了工業(yè)(yè)革命,開(kāi)始在華夏大量走私鴨片(防和諧)。】
【公元1839年,林則徐逼迫洋人交出鴨片,并在虎門(mén)進(jìn)(jìn)行銷毀,史稱“虎門(mén)硝煙”。】
——“睜眼看世界第一人,別和我犟魏源,我這是考研政治書(shū)上寫(xiě)的。”
——“茍利國(guó)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!
——“我陳燈與賭,毒不共戴天!”
——“好家伙,黃字你是只字不提啊。”
——“剛高考完,切記不能答全部銷毀,只能答進(jìn)(jìn)一步阻止了列強(qiáng)(qiáng)的侵略。”
——“唉,屈辱史要開(kāi)始了,每次看到這我都難受的不行,想我泱泱華夏牛比了一輩子,讓大清給糟蹋成什么樣了。”
【公元1840年,鷹國(guó)以虎門(mén)銷煙為借口,發(fā)(fā)動(dòng)(dòng)第一次鴉片戰(zhàn)(zhàn)爭(zhēng),清軍戰(zhàn)(zhàn)敗,被迫妥協(xié)(xié)】
【1842年,清政府簽訂《南京條約》,內(nèi)(nèi)容包括割讓港島,賠償鷹國(guó)兩千一百萬(wàn)銀元,開(kāi)放通商口岸等不平等條約。】
——“華夏開(kāi)始淪為半殖民地,半封建社會(huì)。”
——“你切記我們民族最不記仇,最愛(ài)好和平了,打贏的一筆帶過(guò),屈辱史分上下兩冊(cè)!”
【公元1851年,洪秀全在廣西起義,建號(hào)太平天國(guó)。公元1853年,太平軍占領(lǐng)(lǐng)南京,改名天京,正式建立了太平天國(guó)政權(quán)(quán)。】
——“天津:別來(lái)沾邊。(捂臉)”
【公元1856年,鷹,琺兩國(guó),在米,鵝的支持下,發(fā)(fā)動(dòng)(dòng)第二次鴨片戰(zhàn)(zhàn)爭(zhēng),清政府被迫簽訂《天津條約》,繼續(xù)(xù)賠款割讓利益】
【公元1860年,鷹琺聯(lián)(lián)軍再次侵華,攻占BJ后,搶劫焚燒圓明園,大量文物流失,清政府再次被迫簽訂《北京條約》,割讓了大量領(lǐng)(lǐng)土,主權(quán)(quán)和財(cái)(cái)富。】
【公元1894年,甲午戰(zhàn)(zhàn)爭(zhēng)爆發(fā)(fā),清軍戰(zhàn)(zhàn)敗,北洋艦隊(duì)(duì)全軍覆沒(méi),被迫與日苯簽訂《馬關(guān)(guān)條約》,割讓領(lǐng)(lǐng)土,并賠償2億兩白銀】
——“非戰(zhàn)(zhàn)之罪,船上連炮彈都沒(méi)有,最后只能撞上去拼命。”
——“這個(gè)(gè)時(shí)(shí)候,那個(gè)(gè)煞筆老太太正在過(guò)60大壽呢。”
——“慈禧純純大清第一抗清名將。”
——“鄧船長(zhǎng):吾輩從軍衛(wèi)(wèi)國(guó),早置生死于度外,今日之事,有死而已!這樣的人在前邊死戰(zhàn)(zhàn),慈禧是怎么好意思在后邊過(guò)壽的啊!(哭死)”
——“五年前給皇帝過(guò)壽花了550萬(wàn)兩白銀,慈禧60大壽更是花費(fèi)(fèi)超過(guò)了一千萬(wàn)兩,這些錢(qián)都差不多夠買(mǎi)十艘軍艦了,還是最頂級(jí)的那種。”
——“啊啊啊啊,比老太太吃我一拳,我要化身超雄老太太打爆她!”